游戏邦在:
杂志专栏:
gamerboom.com订阅到鲜果订阅到抓虾google reader订阅到有道订阅到QQ邮箱订阅到帮看

二十二篇系列:好产品都是在追求极致体验高压下逼迫出来的(上)

发布时间:2018-08-28 09:18:02 Tags:,

二十二篇系列:好产品都是在追求极致体验的高压下逼迫出来的(上)

第一篇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的朋友圈,也是说给自己听的)朋友A经常抱怨存在感很低,其实存在感低是最正常形态,其他才是能力带来的命数变异

商业环境里的三个通行证:一个是真实持有可观的资源所有权;半个是持有可观资源委托使用权;半个是主导过被验证成功的项目;半个是有独特和可价值转化的能力和潜力还要能被挖掘出来;半个是背靠有实力的平台且处在高位有部分支配权

工作N年仍然没有存在感的比比皆是吧

只是人前表面风光,关起门来照不出自己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伪存在感也不少吧

在没有存在感这条大路上谁也不比谁孤独…

所以还是踏实点,先实现其中任何一个,再来谈存在感可能比较不虚

毕竟吐槽和抱怨都绝对不是生产力,还会滋生恶魔情绪把自己吃掉

第二篇

同质化的潜台词是:经验证

经验证的潜台词是:好的市场用户基数+好的用户的体验接受度+好的付费接受度

从字面上来说,同质化的逻辑就是:用成熟+经验证的市场模式来规避试错风险

但显而易见的麻烦是:同质化介入时,对产品,对用户,对市场的理解是不是【在正确中迭代】,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产品,理解用户和理解市场,单单抄到一个形似的壳,那代价就会很惨烈【在看起来是趋势的方向上做无用功】

特别是在手机游戏领域,一款崛起产品的背后都必然是一大堆一拥而上的跟风者,但大部分都会成为潮流的炮灰

但即便惨烈的案例能排上好几条街,也阻止不了新的趋向崛起时,又有一大堆的资源和人才奋不顾身地投入

其中的道理就很明确:一个经验证的方向比自己独力创造更能带来确定的安全感,哪怕这个概率也小到看不见

所以,我们在国内市场上,能够看到大量的抄袭抄死的案例,很少看到推陈出新太前瞻被市场不适应死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66928/answer/479293921

the last of us(from fansided.com)

the last of us(from fansided.com)

第三篇

这只能说明某些行业的判断力结构金字塔化

A,这个行业真正依靠行业经验,市场视野判断崛起的产品比例低(或不高),判断行为向金字塔顶端靠拢,剩下的都被认为是执行力(你不需要变成方向引导者,你只需要成为具体环节的方案处理者)

B,这个行业的项目是大系统而不是小结构,个人没有办法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完全判断作用,只能以执行者的拼板方式存在(也就是在一段事件逻辑里,你的判断成为不了解决一个问题的终点)

也就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驱动一个系统环境,那他的过往项目积累经验就会低效化(特别是市场环境一直在迭代,就更加剧了行业内从业者做无用功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大系统而不是小结构的项目体系里,从业者有非常大的概率沦为只适应特殊阶段的螺丝钉,他的行业经验和市场判断,如果没有机会独立担纲一个项目,大半都没什么用

这也会导致上面的问题:年纪反而削弱了一个人的竞争力(特别是企业花在你身上的能力投产比看起来不那么诱人的时候)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3474944/answer/478910594

第四篇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聊的一个朋友圈话题,职业生涯最大的慢性自我消解(瓦解),主要来自于:没有明显且坚持到底的中长期规划,做事没有合理的优先级,日常应对的都是临时任务

这种见招拆招的职场状态,本质上和临时工是没有区别的,最终都很难有好的积淀,任何时候对自己都是弱起点

如果很多年前和很多年后,还是相似的困境和状态,那就意味着自己陷入了【没有长远意图规划的临时工状态】

第五篇

吴晓波的《腾讯传》里面有几段腾讯初期的融资:

A,至少有两位有钱的朋友分别借给腾讯20万元和50万元。马化腾向他们提出,能否用腾讯的股票来还债,他们都婉转地表示了拒绝。有一位甚至慷慨地说:“你真的没钱了,不还也可以,不过我不要你的股票。”

B,从不少人的回忆中还是可以看出当时的窘迫。据不完全统计,起码有6家公司拒绝购买腾讯公司的股份。

C,几乎所有接待过马化腾或曾李青的企业都表示“不理解腾讯技术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有的则提出只能按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多少个桌椅板凳来买”

D,曾李青知道,与IDG的谈判也许是拯救腾讯的救命稻草,他写出了一份20页的商业计划书,洋洋洒洒,但是到了盈利预测这一段,怎么也写不明白,前后修改了6遍,还是语焉不详。他还承诺刘晓松,如果撮合成功,可以送他5%的腾讯股份

E,坐下来不久,王树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如果我们IDG不给钱的话,腾讯可能马上死掉;给钱的话,前景也不明朗。他一边翻着商业计划书,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马化腾:“你怎么看你们公司的未来?”病恹恹的马化腾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也不知道。

F,在那份给IDG的商业计划书上,马化腾和曾李青将腾讯估值为550万美元,愿意出让40%的股份,即募资220万美元。而这几乎没有什么盈利根据。

王树问马化腾:“腾讯凭什么值550万美元?”

马化腾答:“因为我们缺200万美元。”

G,整个融资谈判进行得还算顺利,曾李青奔波于深圳、广州和香港三地,对IDG说盈科那边很积极,对盈科则说IDG马上要签字了。“盈科比较犹豫,抱着可投可不投的姿态,相比之下,IDG还算积极。其实,他们都看不清楚,就互相壮胆,说一家投,另一家也跟投。在最后时刻,王树提出了对赌条款,在协议签订后,先投一半的资金,我们在一年内须达到一定的用户数量,否则另外一半的钱就不给了,而他们仍然占20%的股份,我们答应了。”曾李青说。

第六篇

昨天提到的A leader is a dealer in hope-〉 leader is a dealer in responsibility-〉A leader is a dealer in implementation是一个非常浅显的进阶:意在寻求更高回报的Team+Partner+Investor+Company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持续停留在画大饼阶段而看不到兑现的前景,那麻烦就会接踵而至

Team+Partner+Investor+Company最忌讳的肯定是:虚耗-〉资源+机会被沉没掉-〉竞争力被削弱

从Leader的角度,要扛的责任,显然比单纯画个大饼带来虚幻的希望,要严肃得多:Leader一个人失职,整体就会掉坑里

第七篇

Napoleon Bonaparte的这句A leader is a dealer in hope,从Leader的角度表述感觉并不足够,还需要一个向上进阶过程,比如:

A,A leader is a dealer in hope(从Team,Partner,Investor,Company多维度围着你做事的盼头,更直白一点可能就是获得更高退出回报的希望)

A leader is a dealer in responsibility(单画大饼吹牛逼谁都会,但作为火车头更需要知道路在哪里,怎么挖掘和使用一切能使用的资源和力量,直到可产生回报的终点,让Team,Partner,Investor,Company一起增值就变成是最核心的责任,然后进一步延伸到Team,Partner,Investor,Company所有人的责任)

C,A leader is a dealer in implementation(如果没有行动,或者有所行动但并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那就可能意味着本次集体行动的意义就要归零,而以该独立项目为单位的资源和人力,包括基于此产生的信任和希望,都要坍塌)

单有希望的噱头很难维系长周期的信任,Team+Partner+Investor+Company都需要看得见的进阶回报,然后才能在Hope上更团结…

第八篇

截图感觉这也是我近期一直在自我磨砺但始终还没做好的两个部分:A,一个部分是认同和尊重外部环境的独立性和多样性,不用自己狭隘的标准去掐制其他人和环境的原生态 B,另外一个部分是更坚持和维护自己的认知和判断,不让外部环境和其他人的因素去廉价地干扰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因为很明显,人在社会层面的交互中,始终深陷在干预(对外)和被干预(对内)的魔障里,特别是被干预层面显得非常的脆弱,这个脆弱指的是外界有各种可能可以非常廉价地干扰你的情绪和状态,轻易就可以卸掉你自我认知的防御线(当然这也是自我修养不够的表现,以至于外界只需要一点催化媒介你的负面情绪就有可能被动激活失控了)

我有次在重温弗洛伊德和他的传承体系读书笔记时,突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原来这是Edward N.Lorenz的The Butterfly Effect:别人可能无关紧要的事情在你心里却发酵成了灾难

所以,我在朋友圈经常推荐以下这两个案例

一个是Keanu Reeves的电影John Wick,另外一个是Anton Pavlovich Chekhov的短篇小说The Death of a Government Clerk

前者讲述对你来说可能无关紧要的小事在他人那里发酵成了不可调和的大灾难(你引来了死亡复仇)

后者讲述的是在他人来说可能无关紧要的小事在你自己的内心里爆发成了不可收场的大悲剧(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死亡漩涡)

这两者在创作里都使用了共同的逻辑:

A,让矛盾单方面不可调和,剔除掉任何可能缓和的形式,将人物逼入思维的绝境,并在困境中爆发出毁灭的能量

B,给予了观众全知的上帝视角,用完全已知的失衡,将用户带入知道答案但无能为力只能看着事情变得更糟的困境

我很喜欢类似的作者表达思维

因为这些吻合了我们创作追求中的一大板块:把用户抓到Emotion里锤炼,他们是全能的神,但情绪时刻要跟着我们设定的节奏起伏,为他们的上帝视角寻找补偿

……………

当然,从实际生活的角度,这里最麻烦的是不确定这个极端臆想的对象是自己,还是这个极端臆想的对象是别人

第九篇

读完这篇Shigeru Miyamoto的演讲概述只有一种感觉:好产品都是在追求极致体验的高压下逼迫出来,而那些没有制作优先级或者缺乏深度挖掘的创意即使刚开始前瞻性领先市场也不一定能够做成用户欣赏的作品

高体验标准要求是催发开发者制作潜能的关键要素:你不只是在完成指定任务,你在构想用户最沉浸的游戏体验

看完我能想到的总结词只有:逼自己去实现最佳效果…

第十篇

在日趋纷乱的行业环境里,推荐下早先的一段解读

《道德经》16章讲的事态判断: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当然这句话是荀子说的…)。事情可以很繁复,可以充满各种伪装,但总有它的落脚着力点和路径,让自己在不烦乱中慢下来,总会抓到它的本原和缺陷,而这就是解决之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下篇

本文整理自近期的朋友圈,欢迎探讨交流,郑金条,微信zhengjintiao


上一篇:

下一篇: